索引号 | 5304002018982732 | 文     号 |   |
来   源 | 玉溪网 | 公开日期 | 2018-11-22 |
通海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推进
通海“8·13”“8·14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以来,通海县委、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、市有关要求,研究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措施及办法,建立县级领导包保重点村的工作机制,形成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,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推进。
通海县强化领导,高位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,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卢维江任总指挥,县委副书记、代理县长马春明任指挥长,县级有关领导任副指挥长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指挥部,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、受灾群众保障等10个专业工作组,负责指挥、协调、督促、检查恢复重建项目推进落实工作。县委、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,及时听取和研究灾后民房和村庄恢复重建、村庄规划等工作情况汇报,分析存在的问题,研究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措施及办法。该县建立灾后民房和村庄恢复重建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制,督促县级领导靠前指挥、沉下身子,深入24个重点村(社区)抓工作落实、抓问题解决,层层压实工作责任,确保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。
为把地震对灾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,通海县抓好过渡安置工作,采取发放过渡安置补贴、村组自建安置房、建盖活动板房安置等形式,过渡安置受灾群众3869户14885人,全力保障因震拆除房屋群众的基本生活。
灾后恢复重建,规划先行。通海县全面启动村庄规划工作,制定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,编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、民房及村庄重建实施方案等19个专项方案。对24个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村(社区),本着以规划落地的需要为原则,首先完成村庄规划总平面图和户型设计,满足民房建设。
目前,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加快推进,已全面完成地震受损严重危房拆除工作,拆除地震灾区违规建筑、土坯房、空心砖房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房屋6.7万余间,累计拆除占地面积100余万平方米、建筑面积207.8万平方米,各乡(镇、街道)正加紧实施余土清运、场地平整等工作,一些乡(镇、街道)的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已开工建设,部分群众有望在春节前搬入新居。
据介绍,地震造成通海县57所学校不同程度受损,受灾面积18万平方米。通海县对列为D级危房的校舍进行拆除,对列为C级危房的校舍进行加固改造,并将受施工影响的学生分流到邻近学校就读,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。
截至目前,通海县已投入资金200余万元,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进行恢复重建,完成了部分坍塌、受损道路和水沟的修复,保障了道路交通畅通;修复了农村人饮设施和受损河道、排涝站,对小坝塘进行除险加固,排除安全隐患。(玉溪日报记者 白诚颖)
相关阅读:
- 青石雕狮魂匠心守文脉——通海滇南石狮雕刻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2025-07-30
- 凌空四米舞翩跹——通海非遗项目高跷舞狮传承记 2025-07-28
- 通海再添百岁寿星 2025-07-28
- 凌空四米舞翩跹——通海非遗项目高跷舞狮传承记 2025-07-28
- 通海推广鲜食蚕豆种植助力湖泊治理与农户增收 2025-07-25
- 全市首个银龄教师领衔的涉农科研平台落户通海 2025-07-25
- “通海蘑幻季”系列活动启幕 2025-07-16
- 通海至建水高速公路(玉溪段)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施工监理服务成交结果公告 2025-07-11
- 激发爱国情怀 赓续红色血脉——参观秀山公园“德高行远·朱德通海居所展陈”小记 2025-07-07
- 通海县委常委会召开第164次会议 2025-07-04